1937年暑天,康振黄高中毕业了。就在他怀着强烈的心愿和热切的憧憬,准备乘火车去北京报考大学的头一天,"卢沟桥事变"爆发了。原来想好的一切美好追求与愿景,顿时破灭了。他只好报考太原当地的山西工业专科学校。随着日军入侵的深入,山西工业专科学校也停学了。父亲在军队任职,不能跟他们一起,由母亲带着康振黄和妹妹,一家人汇入了南下逃难的人流。此后康振黄经历了一年多颠沛流离的岁月。极度复杂的心情、思想波动的激荡煎熬着他。全国开展的救亡图存的抗战教育和时局的发展,使他形成了对祖国、对民族的亲切、纯真依靠的感情。
康振黄的小儿子康晓光回忆说∶"我听爸爸说过,他是在1931年的时候考进了中学。进了中学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校大会,就是通报'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他1937年高中毕业,本来打算去北京考大学,刚好要去北京的时候,发生了"卢沟桥事变"。这两次事件使他认识到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在祖国强盛了以后才谈得上自己的前途和幸福。"这两次事件,使我爸爸年轻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立志要发奋读书,报效国家,使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再遭受侵略者的侵害。"
1937年暑天,康振黄高中毕业了。就在他怀着强烈的心愿和热切的憧憬,准备乘火车去北京报考大学的头一天,"卢沟桥事变"爆发了。原来想好的一切美好追求与愿景,顿时破灭了。他只好报考太原当地的山西工业专科学校。随着日军入侵的深入,山西工业专科学校也停学了。父亲在军队任职,不能跟他们一起,由母亲带着康振黄和妹妹,一家人汇入了南下逃难的人流。此后康振黄经历了一年多颠沛流离的岁月。极度复杂的心情、思想波动的激荡煎熬着他。全国开展的救亡图存的抗战教育和时局的发展,使他形成了对祖国、对民族的亲切、纯真依靠的感情。
康振黄的小儿子康晓光回忆说∶"我听爸爸说过,他是在1931年的时候考进了中学。进了中学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校大会,就是通报'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他1937年高中毕业,本来打算去北京考大学,刚好要去北京的时候,发生了"卢沟桥事变"。这两次事件使他认识到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在祖国强盛了以后才谈得上自己的前途和幸福。"这两次事件,使我爸爸年轻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立志要发奋读书,报效国家,使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再遭受侵略者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