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论著目录
论文
[1]李博.山西省中阳县植被考察报告.未刊,1955.
[2]李继侗,李博,刘汝篯,等.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谢尔塔拉种畜场的植被[C]//李继侗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3]李博.黑龙江萨尔图红色草原牧场植被考察报告.未刊,1957.
[4]李博.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内蒙古畜牧厅勘测训练班讲义).未刊,1958.
[5]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地植物学小组.北京市的植被[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59(2):159-169.
[6]内蒙古大学生物系治沙小组.内蒙古荒漠区植被考查初报[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0(1):31-51.
[7]于守忠,李博,蔡蔚祺,等.内蒙古西部戈壁及巴旦吉林沙漠考察[C]//治沙研究(第三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8]李博,周万福,李文生.内蒙古库布齐沙漠考察[C]//治沙研究(第三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9]李博等.中国西北和内蒙古沙漠地区的植被及其改造利用的初步意见[C]//治沙研究(第四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10]李博.内蒙古地带性植被的基本类型及其生态地理规律[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2 (1): 41-74.
[11]李博.内蒙古植被研究史[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4(1): 1-14.
[12]李博,雍世鹏,刘钟龄.对开展内蒙古植被研究工作的一些意见[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4(1):15-31.
[13]李博.草原地植物学定位研究(东北草原调查研究训练班讲义).未刊,1964.
[14]李博.植物生态学(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地植物专门化讲义).未刊,1964.
[15]李博,曾泗弟,郝广勇.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草原区羊草、丛生禾草群落水分生态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64,2(1): 70-80.
[16]杨宝珍,李博,曾泗弟.关于草原群落研究中样方面积大小的初步探讨[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64,2(1):111-117.
[17]李博.大兴安岭地区荒地资源考察报告[R].中国科学院黑龙江省土地资源考察队刊印,1974.
[18]李博.大兴安岭地区植被考察报告[R].中国科学院黑龙江省土地资源考察队刊印,1974.
[19]李博.新巴尔虎右旗草场考察报告[R].中国科学院黑龙江省土地资源考察队刊印,1975.
[20]李博.呼盟陈巴尔虎旗天然草场资源及其利用改造问题[R].中国科学院黑龙江省土地资源考察队刊印,1975.
[21]李博,孙鸿良,曾泗弟.呼盟牧区天然草场资源及其利用改造问题[R].中国科学院黑龙江省土地资源考察队刊印,1975.
[22]李博.宝格都乌拉公社的自然条件与草原建设问题[R].未刊,1975.
[23]李博.植物学讲义(植物生态学及植被地理学部分).未刊,1975.
[24]李博,孙鸿良,浦汉昕.呼盟、大兴安岭地区资源的地植物学评价[R].中国科学院黑龙江省土地资源考察队刊印,1976.
[25]李博.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的基本特征[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80,11(1):63-79.
[26]李博,孙鸿良,曾泗弟,等.呼伦贝尔牧区草场植被资源及其利用方向的探讨[J].自然资源,1980(4):30-36.
[27]李博.植物生态学(参考讲义).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1980.
[28]李博.植物生态学讲义(治沙专业七八班用).呼和浩特:内蒙古林学院,1980.
[29]李博.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全国作物品种资源研究训练班讲义).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1980.
[30]李博.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简介[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82,6(2):169-171.
[31]李博,孙鸿良,曾泗弟,等.呼伦贝尔及大兴安岭北部植物名录[R].中国科学院黑龙江省土地资源考察队植被组,1982.
[32]李博.谈我区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N].内蒙古日报.1982-04-21.
[33]李博.植物生态学专业的任务与建设[J].教学研究,1982(2):17-19.
[34]李博,孙鸿良.论草原生产潜力及其挖掘的途径[J].中国农业科学,1983(3):1-5.
[35]李博.草原植物群落的调查与分析.未刊印,1983.
[36]李博.普通生态学纲要(1980级补充讲义).未刊印,1983.
[37]李博.个体生态学和环境分析(植物部分).未刊印,1984.
[35]孙鸿良,齐哗,顾武,等.生态农业效益综合评价的原则方法与指标体系[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6(3):26-29.
[39]李博.我国草原退化及其恢复对策[N].中国环境报,1986-09-30.
[40]李博.制止草原退化[N].光明日报,1987-01-02.
[41]李博.中国的几种植被类型(Ⅱ)草原[J].生物学通报,1987(5):12-14
[42]李博.中国的几种植被类型(Ⅲ)草原(续)[J].生物学通报,1987(6):9-11.
[43]李博.内蒙古草场资源调查研究回顾及当前任务[C]//内蒙古草场资原遥感考察队.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研究1.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44]李太叶,李博.应用陆地卫星影像进行草场地上生物量估测的初步研究[C]//内蒙古草场资原遥感考察队.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研究1.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45]李博.陆地卫星影像《海拉尔幅》草场类型图(1:50万)说明[C]//内蒙古草场资原遥感考察队.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研究2.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46]李博,曾泗弟.呼伦贝尔盟生态区域的划分[C]//内蒙古草场资原遥感考察队.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研究1.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47]李博,李天杰.利用卫星图像解译分析兴安盟草场等农业自然资源总结报告[C]//内蒙古草场资原遥感考察队.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研究2.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48]李博,叶波.兴安盟植被遥感考察报告[C]//内蒙古草场资原遥感考察队.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研究2.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49]李博,叶波.兴安盟草场资源遥感考察报告[C]//内蒙古草场资原遥感考察队.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研究2.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50]李博,李天杰.兴安盟生态区域的划分及其评价[C]//内蒙古草场资原遥感考察队.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研究2.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51]陈凯,李博.《遥感在内蒙古草场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工作总结[C]//内蒙古草场资原遥感考察队.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研究2.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52]李博,陈凯.《遥感在内蒙古草场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简要报告[C]//内蒙古草场资原遥感考察队.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研究2.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53]雍世鹏,李博,曾泗弟,等.内蒙古植被的遥感分析与制图[C]//内蒙古草场资原遥感考察队.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研究3.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54]李博,雍世鹏,曾泗弟,等.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分析[C]//内蒙古草场资原遥感考察队.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研究3.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55]李博,雍世鹏,曾泗弟,等.内蒙古生态分区[C]//内蒙古草场资原遥感考察队.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研究3.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56]李博.谈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承载力[N].中国环境报,1987-11-10.
[57]李博.地植物学教研室三十年工作回顾[C]//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地植物学教研室,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然资源研究所编.植物生态学科研成果汇编(一).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58]李博.中国的草原植被及其利用[C]//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地植物学教研室,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然资源研究所编.植物生态学科研成果汇编(二).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59]刘钟龄,李博,雍世鹏.内蒙古自然资源的区域特点和利用方向[C]//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地植物学教研室,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然资源研究所编.植物生态学科研成果汇编(二).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
[60]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考察队草场专业组.内蒙古草场专题报告(一)1:100万草场类型图说明[R].呼和浩特: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考察队,1987.
[61]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考察队草场专业组.内蒙古生态分区专题报告[R].呼和浩特:内蒙古草场资源考察队,1987.
[62]李博.草地管理的生态学基础.全国生态经济学讲学会发言,1987.
[63]李博,雍世鹏,李忠厚.锡林河流域植被及其利用[C]//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三集).北京:科学出社, 1988.
[64]李博.植物群落的调查与分析[C]//姜恕等编著.草地生态研究方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65]李博.试论我国草地资源的开发[C]//郭书田主编.中国草地生态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
[66]李博,黄文惠,马志广.我国草地科学的成就与展望[C]//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国草地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编审组编.中国草地科学与草业发展——全国草地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67]雍世鹏,李博.中国草原分布图(1:120万)[G]//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自然保护地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68]李博,雍世鹏.草原自然度典型区地图(1:50万)[G]//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自然保护地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69]雍世鹏,李博.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图(1:70万)[G]//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自然保护地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70]李博.加快草地建设促进草畜业发展[N].中国科学报,1989-06-02.
[71]李博,牛建明.鄂尔多斯高原植被C]//李博主编.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2]李博,雍世鹏,曾泗弟,等.生态分区的原则、方法与应用——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分区图说明[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0,14(1):55-62.
[73]陈凯,李博.Preent Developme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o Grassland Resources Survey in China[C]//阳含熙主编.国际草地植被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4]李博,雍世鹏,曾泗弟.Principles,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of the Inner Monolia Autonomous Region.[C]//阳含熙主编.国际草地植被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5]李博.草地生态学[C]//马世俊主编.现代生态学透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6]Li Bo,Yong Shipeng,Li Zhonghou.Vegetation of the XILIN GOL River Basin and its Utilization.Reports from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 of Academa Sinica(1979-1988)[M].Beijing:SciencePress,1990.
[77]李博.草地生态学的发展[C]//马世骏主编.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第一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78]李博.我国草地生态研究的成就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1992,11(3):1-7.
[79]李博,杨劼.内蒙古毛乌素沙地部分地区风蚀沙化的动态监测[C]//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主编.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80]李博,杨劼.内蒙古毛乌素沙地典型地区风蚀沙化整治动态[C]//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主编.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81]李博,雍世鹏.呼伦贝尔地区草地退化[C]//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主编.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82]李博,雍世鹏.锡林郭勒地区草地退化[C]//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主编.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83]李博,雍世鹏.科尔沁地区草地退化[C]//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主编.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84]李博,雍世鹏.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地区草地退化[C]//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主编.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85]李博,史培军.开展草地畜牧业动态监测研究,实现草地信息管理现代化[C]//李博等著.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动态监测研究(一).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
[86]李博,史培军,任志弼,等.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动态监测技术系统设计[C]//李博等著.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动态监测研究(一).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
[87]李博.中国北方草地概貌[C]//李博等著.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动态监测研究(一).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
[88]李博,史培军.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畜平衡动态监测试验[C]//李博等著.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动态监测研究(一).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
[89]李博.生态学与草地管理[J].中国草地,1994(1):1-8.
[90]李博.利用航天遥感技术建设中国北方草地动态监测系统[J].卫星应用,1995(1):33-36.
[91]李博.我国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C]//李博,杨持等著.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
[92]李博,杨持.“我国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专题总结[C]//李博,杨持等著.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
[93]牛建明,李博.生态系统多样性评估方法的初步探讨[C]//李博,杨持等著.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
[94]李博,李振声.草地资源开发前景[N].中国科学报(海外版),1996-07-25.
[95]李博.我国草地资源现况、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12(1):49-51.
[96]李博.我国草地资源现况及其管理对策[J].大自然探索,1997 (1):12-14.
[97]Li Bo.The production estimat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rangeland in China(Abstract).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assland Management in the Mongolian Plateau.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
[98]李博.中国北方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农业科学,1997,30(6):1-9.
[99]张新时,李博,史培军.南方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8,13(1):1-7.
专著
[100]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01]李博.草原及其利用与改造[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102]内蒙古大学生物系.植物生态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103]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考察队.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研究(第一、二、三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6-1987.
[104]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考察队.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草场资源地图(1:30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05]李博.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06]李博.普通生态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
[107]孙儒泳,李博,诸葛阳,等.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08]李博,桂荣,王国贤,等.鄂尔多斯高原沙质灌木草地绒山羊试验区研究成果汇编[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5.
[109]李博.现代生态学讲座[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110]李博,杨持.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
[111]李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assland Management in the Mongolian Plateau[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
[112]李博文集编辑委员会.李博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译著
[113] E.M.拉甫连科著.植物群落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途径[M].李博,杨澄,刘钟龄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14]п.л.雅罗申科著.植被学说原理[M].李继侗,祝廷成,李博,郑钧镛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115]W Larcher著.植物生理生态学[M].李博,张陆德,岳绍先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16]C R W Spedding著.草地生态学[M].贾慎修,孙鸿良,毛雪莹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117]R.H.惠特克主编.植物群落分类[M].周纪伦,李博,蒋有绪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