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为建设强大国防奉献一生。除“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外,还有一大批中坚力量,因为种种原因,他们鲜为人知。他们在这个领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解决了我国核武器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推动此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核事业的持续发展。他们是为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过“惊天
动地事”的“隐姓埋名人”。宋家树便是这样的科学家中的一位。如许多科学大家一样,他的身上也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比如科学精神、处世哲学等,都是我们需要研究、学习、继承和弘扬的。研究他的学术成长经历,意义重大。
主要学术经历和主要成就
宋家树是我国著名的核材料科学家,在特种核材料应用研究领域进行了长期的开创性研究,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关键部件技术攻关,也是我国核军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核武器及核军控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家树,祖籍安徽省舒城县,1932年3月21日出生在湖南长沙。宋家树少年时期随父母辗转湖南、湖北、重庆、河南、江苏等地,直到1949年南京解放,一家人的生活才安定下来。1949年,宋家树以高中二年级同等学力考入国立南京大学心理系,1950年又考入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1952年因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转入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
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师从苏联专家莫洛佐夫攻读研究生,后担任物理系金属物理教研室副主任,组织教研室开展材料强度、耐热性、高温合金和摩擦磨损等方面的研究,在合金耐热性、高速钢及合金物理性质以及合金相图、耐热强度、氧化及防护、扩散、耐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在国内材料物理界受到一定的重视。
1960年,宋家树服从国家需要,进入核材料应用研究的崭新领域。作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关键部件研制攻关的技术负责人之一,他组织完成了核材料及关键热核部件的攻关任务,在裂变材料成分控制、核材料工艺、同位素交换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解决了许多极其复杂的实验与工艺问题,最终研制生产出合格产品。1973年9月,他被调往九O三厂,历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兼副厂长,从九O三厂的筹建到全面负责厂里的科研生产任务,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科研管理工作。
1986年年初,宋家树调到核工业部军工局任总工程师,同时步入“军备控制”这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并成为中国该项研究工作的领导者之一。1994年,宋家树出任“中国科学家军控研究小组(CSGAC)”主席,组织全国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开展军控及裁军问题的研究,造就出一支老中青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军控科学技术研究骨干队伍,并取得了一批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为国防建设和外交斗争相关问题的决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回顾宋家树的科学求索之路,虽然历经研究领域的变化,但他总能跳出原有的研究领域,从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和解决一些重大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他始终以国家需求和事业发展为重,自觉地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来指导科学研究,孜孜以求,潜心钻研。因宋家树为发展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他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发明奖、部委级重大科技成果奖等,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
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本研究报告资料基础
关于宋家树的学术成长经历和学术贡献,我们通过国家图书馆、互联网、二手图书市场等,尽可能全面地检索了公开发表的中外文献和出版物。其中,与宋家树有关的包括《中国西部开发信息百科》(四川卷)、《四川年鉴》(1994年)、《军事人物百科全书》、《中国人物年鉴》(1994年)、《舒城县志(1986-2004)》、《舒城人物》等工具书和辞典;《中国科学院院士画册》《上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四川科技精英》《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科学的道路》《当代中国的核工业》《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宋家树八十华诞文集》等书籍;以及《炎黄春秋》《海陆天空惯性世界》《兵器知识》等刊物。
关于宋家树的报道,《安庆晚报》、《安徽日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内部刊物《曙光》等对宋家树的生平事迹都曾做过专门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新京报》《今晚报》《安庆日报》等在作相关报道时,提及了宋家树。
宋家树的主要工作经历包括吉林大学(原东北人民大学)科研教学、核武器研制攻关、军备控制研究三个部分。采集小组在组织实施采集工程任务、研究其学术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已有的文献资料对宋家树的学术经历、学术成就的分析存在着三个方面的欠缺:首先,文献资料大多展示的是宋家树学术成就的最终成果,没有充分展示宋家树个人及其学术工作的发展与演进的具体过程,缺少对宋家树学术成长经历各个环节的细致考证与专门描述;其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宋家树开展军备控制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开拓性的研究成果,由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公开的文献资料详细地记载反映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历程及全貌,因而不可能谈到宋家树在该领域的学术成就和贡献;最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宋家树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对军用新材料、超导材料、能源安全等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宏观分析,并发表了多篇论著,至今没有文献资料提及其学术成就和贡献。
为了弥补已有文献中的欠缺和不足,采集小组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在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考证的基础上,采取口述访谈和实地采集、采访等方法,在有限的条件下,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补充和澄清已有文献资料中缺失或模糊、有争论的细节,细致而真实地还原宋家树学习、工作、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历;二是客观真实地再现宋家树在学术成长各个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从而寻找影响宋家树学术成长的根本因素,凸显他独特的学术思想、思维方式和科研风格。
根据上述计划和时间安排,通过两年的采集,我们获取了大量的资料,归纳起来,目前掌握的反映宋家树学术成长经历的资料主要有如下几大类。
手稿:目前已采集到宋家树手稿365件,其中笔记本60余本,包括各个时期的文献调研、会议记录、工作总结、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人生感悟等,这些资料不但弥补了已有文献资料的不足,而且作为当事人在特定时期的亲笔记录,无疑是最为可信的历史资料。
学术论著:宋家树有公开出版发行的代表性著作1部,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还有多篇因内容涉及国家秘密而没有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这些为我们研究宋家树学术成长历程及凝练其学术思想奠定了雄厚而扎实的资料基础。
口述史料:采集小组围绕宋家树的学术成长经历,先后访谈了宋家树本人及其亲属、朋友,各个时期的同事、同行、同学;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宋家树远在加拿大的妹妹宋家珩、在美国的女儿宋晓晖;同时,在宋家树童年时期曾生活过的重庆陈家桥寻找、访谈了70多年前的知情人、见证人。共计访谈46人,获得音视频资料3000余分钟,整理口述资料50余万字。这些是对现已公开的有关宋家树资料的有益补充,为我们了解宋家树的学术成长提供了翔实的细节,也澄清了现有描述中部分模糊、有争论的问题。
档案资料:采集小组先后走访重庆市档案馆、南京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大连理工大学档案馆、吉林大学档案馆、青海海北州档案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档案馆、材料研究所档案室、核工业总公司档案馆、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安徽省档案馆、安庆市档案馆、舒城县志办、河南省许昌县志办等单位,查找到反映宋家树学术成长各个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的档案和资料近500件。
大事年表:在2012年由中国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的《宋家树院士八十华诞文集》中,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宋家树的人生经历。在此基础上,采集工作小组经过多方搜寻,四处查证,认真甄别,详加考证,修正了一些错误,补充了一些遗漏,形成了1.7万余字的大事年表,尽可能完整、全面记载宋家树学术成长的大事。
其他研究资料:除搜集与宋家树本人成长、学术成就等密切相关的资料外,采集工作小组还特别注重其各个成长阶段的时代、社会大环境,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单位等小环境,以及当时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等资料的搜集。同时,我们还采集到宋家树与国内外同行的信件100余件,以及大量有关军转民发展、军备控制研究、军用新材料、能源安全等方面的资料。
上述所有资料为我们研究整理宋家树的学术成长经历、学术特点、学术贡献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传记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传记的思路及结构
宋家树没有国外留学的经历,他的学术成长过程主要是受到苏联专家、学者莫洛佐夫的言传身教和当时国内的学者、教育环境以及家庭熏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与中国许多曾留学海外的著名科学家完全不同,传记力求通过梳理和陈述宋家树的学术成长经历,探究他的学术思想、学术特点,从而为有关部门和世人留下一份真实可靠的史料,同时也使读者和
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能从中受到启发。
在学术传记的结构安排上,我们以时间为明线,以学术特点、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为暗线,以宋家树学术成长的重要节点为标准,共分十章。
第一章“书香传家”,主要叙述了宋家树的家世渊源以及辗转湖南、湖北、重庆避乱的经历;第二章“辗转求学”,较为详细地叙述了他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经历,就读名校、师从名师;第三章“大学逐梦”,叙述了他在南京大学、大连工学院以及东北人民大学的学习经历;第四章“初露锋芒”,介绍了他毕业留校,师从苏联专家莫洛佐夫,在金属物理研
究领域展露才华的经历,这也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第五章“初涉核武”,讲述了他被国家紧急调入核武器研究领域,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创造条件、集智攻关,获取了制造第一颗原子弹核心部件的一系列主要工艺参数;第六章“草原会战”,讲述了他奔赴青海草原参加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制攻关工作,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经历;第七章“巴
蜀建功”,叙述了他服从国家安排,谋划九O三厂长远发展,统筹生产能力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组织科研生产和型号攻关等工作;第八章“步入军控”,叙述了他步入军备控制新领域后,领导军控专业组开展的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并成为中国该项研究工作的领导者之一;第九章“跟踪前沿”,主要叙述了他在国际经济学技术研究所兼职期间,在军用新
材料、能源安全方面开展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为院所学科规划和人才培养提出建议等。此外,还单独安排了第十章“臻于至善”,讲述他广泛高雅的兴趣爱好、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性格对其学术成长和学术思想形成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还记述了他在退休后依然关注我国核事业,不断为核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等内容,作为其学术成长生涯的重要补充。
在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为建设强大国防奉献一生。除“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外,还有一大批中坚力量,因为种种原因,他们鲜为人知。他们在这个领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解决了我国核武器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推动此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核事业的持续发展。他们是为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过“惊天
动地事”的“隐姓埋名人”。宋家树便是这样的科学家中的一位。如许多科学大家一样,他的身上也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比如科学精神、处世哲学等,都是我们需要研究、学习、继承和弘扬的。研究他的学术成长经历,意义重大。
主要学术经历和主要成就
宋家树是我国著名的核材料科学家,在特种核材料应用研究领域进行了长期的开创性研究,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关键部件技术攻关,也是我国核军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核武器及核军控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家树,祖籍安徽省舒城县,1932年3月21日出生在湖南长沙。宋家树少年时期随父母辗转湖南、湖北、重庆、河南、江苏等地,直到1949年南京解放,一家人的生活才安定下来。1949年,宋家树以高中二年级同等学力考入国立南京大学心理系,1950年又考入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1952年因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转入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
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师从苏联专家莫洛佐夫攻读研究生,后担任物理系金属物理教研室副主任,组织教研室开展材料强度、耐热性、高温合金和摩擦磨损等方面的研究,在合金耐热性、高速钢及合金物理性质以及合金相图、耐热强度、氧化及防护、扩散、耐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在国内材料物理界受到一定的重视。
1960年,宋家树服从国家需要,进入核材料应用研究的崭新领域。作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关键部件研制攻关的技术负责人之一,他组织完成了核材料及关键热核部件的攻关任务,在裂变材料成分控制、核材料工艺、同位素交换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解决了许多极其复杂的实验与工艺问题,最终研制生产出合格产品。1973年9月,他被调往九O三厂,历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兼副厂长,从九O三厂的筹建到全面负责厂里的科研生产任务,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科研管理工作。
1986年年初,宋家树调到核工业部军工局任总工程师,同时步入“军备控制”这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并成为中国该项研究工作的领导者之一。1994年,宋家树出任“中国科学家军控研究小组(CSGAC)”主席,组织全国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开展军控及裁军问题的研究,造就出一支老中青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军控科学技术研究骨干队伍,并取得了一批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为国防建设和外交斗争相关问题的决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回顾宋家树的科学求索之路,虽然历经研究领域的变化,但他总能跳出原有的研究领域,从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和解决一些重大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他始终以国家需求和事业发展为重,自觉地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来指导科学研究,孜孜以求,潜心钻研。因宋家树为发展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他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发明奖、部委级重大科技成果奖等,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
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本研究报告资料基础
关于宋家树的学术成长经历和学术贡献,我们通过国家图书馆、互联网、二手图书市场等,尽可能全面地检索了公开发表的中外文献和出版物。其中,与宋家树有关的包括《中国西部开发信息百科》(四川卷)、《四川年鉴》(1994年)、《军事人物百科全书》、《中国人物年鉴》(1994年)、《舒城县志(1986-2004)》、《舒城人物》等工具书和辞典;《中国科学院院士画册》《上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四川科技精英》《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科学的道路》《当代中国的核工业》《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宋家树八十华诞文集》等书籍;以及《炎黄春秋》《海陆天空惯性世界》《兵器知识》等刊物。
关于宋家树的报道,《安庆晚报》、《安徽日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内部刊物《曙光》等对宋家树的生平事迹都曾做过专门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新京报》《今晚报》《安庆日报》等在作相关报道时,提及了宋家树。
宋家树的主要工作经历包括吉林大学(原东北人民大学)科研教学、核武器研制攻关、军备控制研究三个部分。采集小组在组织实施采集工程任务、研究其学术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已有的文献资料对宋家树的学术经历、学术成就的分析存在着三个方面的欠缺:首先,文献资料大多展示的是宋家树学术成就的最终成果,没有充分展示宋家树个人及其学术工作的发展与演进的具体过程,缺少对宋家树学术成长经历各个环节的细致考证与专门描述;其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宋家树开展军备控制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开拓性的研究成果,由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公开的文献资料详细地记载反映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历程及全貌,因而不可能谈到宋家树在该领域的学术成就和贡献;最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宋家树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对军用新材料、超导材料、能源安全等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宏观分析,并发表了多篇论著,至今没有文献资料提及其学术成就和贡献。
为了弥补已有文献中的欠缺和不足,采集小组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在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考证的基础上,采取口述访谈和实地采集、采访等方法,在有限的条件下,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补充和澄清已有文献资料中缺失或模糊、有争论的细节,细致而真实地还原宋家树学习、工作、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历;二是客观真实地再现宋家树在学术成长各个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从而寻找影响宋家树学术成长的根本因素,凸显他独特的学术思想、思维方式和科研风格。
根据上述计划和时间安排,通过两年的采集,我们获取了大量的资料,归纳起来,目前掌握的反映宋家树学术成长经历的资料主要有如下几大类。
手稿:目前已采集到宋家树手稿365件,其中笔记本60余本,包括各个时期的文献调研、会议记录、工作总结、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人生感悟等,这些资料不但弥补了已有文献资料的不足,而且作为当事人在特定时期的亲笔记录,无疑是最为可信的历史资料。
学术论著:宋家树有公开出版发行的代表性著作1部,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还有多篇因内容涉及国家秘密而没有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这些为我们研究宋家树学术成长历程及凝练其学术思想奠定了雄厚而扎实的资料基础。
口述史料:采集小组围绕宋家树的学术成长经历,先后访谈了宋家树本人及其亲属、朋友,各个时期的同事、同行、同学;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宋家树远在加拿大的妹妹宋家珩、在美国的女儿宋晓晖;同时,在宋家树童年时期曾生活过的重庆陈家桥寻找、访谈了70多年前的知情人、见证人。共计访谈46人,获得音视频资料3000余分钟,整理口述资料50余万字。这些是对现已公开的有关宋家树资料的有益补充,为我们了解宋家树的学术成长提供了翔实的细节,也澄清了现有描述中部分模糊、有争论的问题。
档案资料:采集小组先后走访重庆市档案馆、南京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大连理工大学档案馆、吉林大学档案馆、青海海北州档案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档案馆、材料研究所档案室、核工业总公司档案馆、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安徽省档案馆、安庆市档案馆、舒城县志办、河南省许昌县志办等单位,查找到反映宋家树学术成长各个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的档案和资料近500件。
大事年表:在2012年由中国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的《宋家树院士八十华诞文集》中,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宋家树的人生经历。在此基础上,采集工作小组经过多方搜寻,四处查证,认真甄别,详加考证,修正了一些错误,补充了一些遗漏,形成了1.7万余字的大事年表,尽可能完整、全面记载宋家树学术成长的大事。
其他研究资料:除搜集与宋家树本人成长、学术成就等密切相关的资料外,采集工作小组还特别注重其各个成长阶段的时代、社会大环境,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单位等小环境,以及当时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等资料的搜集。同时,我们还采集到宋家树与国内外同行的信件100余件,以及大量有关军转民发展、军备控制研究、军用新材料、能源安全等方面的资料。
上述所有资料为我们研究整理宋家树的学术成长经历、学术特点、学术贡献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传记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传记的思路及结构
宋家树没有国外留学的经历,他的学术成长过程主要是受到苏联专家、学者莫洛佐夫的言传身教和当时国内的学者、教育环境以及家庭熏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与中国许多曾留学海外的著名科学家完全不同,传记力求通过梳理和陈述宋家树的学术成长经历,探究他的学术思想、学术特点,从而为有关部门和世人留下一份真实可靠的史料,同时也使读者和
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能从中受到启发。
在学术传记的结构安排上,我们以时间为明线,以学术特点、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为暗线,以宋家树学术成长的重要节点为标准,共分十章。
第一章“书香传家”,主要叙述了宋家树的家世渊源以及辗转湖南、湖北、重庆避乱的经历;第二章“辗转求学”,较为详细地叙述了他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经历,就读名校、师从名师;第三章“大学逐梦”,叙述了他在南京大学、大连工学院以及东北人民大学的学习经历;第四章“初露锋芒”,介绍了他毕业留校,师从苏联专家莫洛佐夫,在金属物理研
究领域展露才华的经历,这也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第五章“初涉核武”,讲述了他被国家紧急调入核武器研究领域,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创造条件、集智攻关,获取了制造第一颗原子弹核心部件的一系列主要工艺参数;第六章“草原会战”,讲述了他奔赴青海草原参加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制攻关工作,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经历;第七章“巴
蜀建功”,叙述了他服从国家安排,谋划九O三厂长远发展,统筹生产能力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组织科研生产和型号攻关等工作;第八章“步入军控”,叙述了他步入军备控制新领域后,领导军控专业组开展的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并成为中国该项研究工作的领导者之一;第九章“跟踪前沿”,主要叙述了他在国际经济学技术研究所兼职期间,在军用新
材料、能源安全方面开展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为院所学科规划和人才培养提出建议等。此外,还单独安排了第十章“臻于至善”,讲述他广泛高雅的兴趣爱好、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性格对其学术成长和学术思想形成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还记述了他在退休后依然关注我国核事业,不断为核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等内容,作为其学术成长生涯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