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耄耋重新
在我国有很多活跃在各个研究领域内的学术泰斗,他们为人类的科学研究事业奉献了自己毕生的智慧,以致花甲之年仍耕耘不辍。我国著名热工学、传热传质学、工程热力学学者和教育家、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开拓者和传热学学术带头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补宣先生就是这么一位。
2012年10月21日上午,在清华大学主楼举行了王补宣院士90寿辰暨清华大学热工学教研组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同时举行了“清华校友——王补宣院士奖学励学基金”启动仪式。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教授、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院士、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方惠坚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王敬泽副局长、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材学部黎明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徐建中院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蔡睿贤院士以及多名工程热物理学界院士和国内外知名学者出席了此次活动。
王补宣1922年出生于无锡藕塘乡。1939年考进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943年毕业留校任教。1948年赴美国留学,次年获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科学硕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热能工程与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传热传质中心执行委员,亚洲热物性大会主席,《国际传热传质学报》地区主编,《国际热物理学报》、《国际热流体学报》等学术刊物编委,并当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作为学术领导人和组织者,多次参与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工作。王补宣院士在低位能源利用、沸腾传热、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和微纳尺度传热传质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所主持的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国家与部委奖励。1986年获全球能源学会“人类利用能源”大奖。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10年于第九届亚洲热物性国际会议被授予终身成就奖。从1985年开始,连续主持8届北京国际传热会议,该系列会议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传热盛会。
王补宣执教60余年,培养了大量热工学领域优秀人才。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王补宣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突出贡献。早在1950年,王补宣便努力改革《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编著了教材。1954年着手中译俄文优秀教材《传热学基础》,并进行了订正和注释,被国内热工学界称为传热学的启蒙书。以后,在不同时期,分别出版了热工教学需要的教材与参考书,为提高热工教学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1963年至1966年,王补宣组织热工学教研组承担四川化工厂氨合成塔的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了单塔日产量翻番,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被列为1966年国务院100项重大成果之一。如今,王补宣众多学生在我国各个行业和多个领域担任领导和骨干,为我国热工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我国热科学研究领域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王补宣将其全部精力奉献给了我国热科学事业的发展。在其八、九十岁高龄,王补宣仍致力学术,完成了《工程传热传质学》和《工程热力学》两部著作。他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取得了很多开创性成果,但他始终淡泊名利、宽厚仁慈、平易近人,提携后人尽心竭力。堪称一代学者的楷模。
20世纪70年代后期,王补宣领导创建了中国太阳能学会(现更名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连任两届理事长(1979-1987),并创办了《太阳能学报》、《太阳能》杂志。他积极组织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应用,提出“在经济、实惠、牢靠的前提下,把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利用普及起来”的方针。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王补宣为中国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热利用事业作出的贡献,中国的太阳能太热利用产业正是在王补宣传热学研究基础上得以发展壮大的。
今年也清华大学热工学教研组成立60周年。王补宣于1952年创建了清华大学热工学教研组,即现在的热能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并担任首位教研组主任长达32年;于1958年创建了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并担任首任教研组主任。现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即原热工学教研组)所长姜培新深情回顾了热工学教研组在王补宣带领和影响下走过的6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卓越成就。他表示,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将努力创造新的业绩,为我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事业,为国际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王补宣先生向各位来宾表示感谢,表示自己将不断努力,继续发挥余热,进一步为热学科发展和育人授业发挥作用。
清华大学充分利用知名校友等社会资源,已经成立了多个“清华校友奖学励学基金”。在当天的庆祝会现场举行“清华校友——王补宣院士奖学励学基金”启动仪式。王补宣指出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的生命力,并寄希望本基金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表示,在各位校友的大力支持下,基金会成立之初就获得了数百万元的捐献资金,它的设立将对清华大学培养杰出人才和促进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