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玉梅院士的“六二六”岁月
原标题:闻玉梅院士的“六二六”岁月|五十年前我国首次爆发红眼病,她以身试毒,查明致病原因
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海等地红眼病流行性爆发,并迅速在全国各地蔓延。红眼病即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传染性眼病。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找出导致红眼病的“真凶”,闻玉梅把病人的眼泪经过除菌过滤后滴到自己的眼睛里做试验,实验结果证明引起红眼病的并非细菌,而是病毒,患者只需要用生理盐水进行洗眼就能治疗,大大节省了国家医疗资源。
闻玉梅(来源:文汇网)
闻玉梅,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病毒学家。她长期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于1974年率先在国内开展肝炎研究,在乙肝病毒变异、持续感染机制、乙肝治疗性疫苗研究中有创新性贡献,被认为是乙肝疫苗研制的开拓者之一。
参与“六二六”医疗队
闻玉梅出生于医学世家,父母是中国第一批留美医学博士,受到家庭熏陶的闻玉梅从小便立志做一名医者治病救人。
1956年,闻玉梅开始攻读研究生,从事基础医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她先后师从我国微生物学一级教授余㵑教授、著名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家林飞卿教授、中国免疫学开拓者之一谢少文教授,学习微生物学、免疫学等专业知识,开展相关科学研究,陆续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为我国病毒学和免疫学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曾有人问闻玉梅,为什么在众多医学领域中选择最枯燥的分子病毒学?她回答:“研究病毒看似寂寞,实则变化莫测,永远充满着未知,而且它还关系着无数人的生命健康。”
学习和科研之余,闻玉梅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劳动、投身血吸虫防治工作。
1983年,闻玉梅与老师林飞卿、博士生瞿涤三代师生合影(右起为:闻玉梅、林飞卿、瞿涤)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做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以解决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问题。1969年,上海第一医学院派出了一支“教育改革队”,闻玉梅主动请缨加入其中,远赴贵州送医送药,并承担起培训“赤脚医生”的重任。
贵州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医疗水平十分落后,但以闻玉梅为代表的医疗队成员们,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为农村地区的人民服务。当地有很多人患“内翻倒睫”,即患者因沙眼导致睑内翻及倒睫,睫毛刺激眼球,严重时会导致角膜失明,需要手术治疗。为了给贵州山区人民治疗眼疾,毫无手术经验的闻玉梅等人在殷汝桂医生的指导下,抓野狗做实验,通过给狗的眼睛开刀学会了做眼科手术。
有一次,闻玉梅和妇产科的学生一起帮人接生。她们发现当地人接生并没有消毒,也没有脐带剪,这很容易造成母婴感染。闻玉梅急中生智,用碘酒给钥匙圈上的小剪刀消毒,用来剪脐带。没有扎脐带的线,他们就把被子里的棉线经过开水消毒,拿来扎脐带。
这段经历让闻玉梅深刻认识到了农村的缺医少药状况,这对她今后的科研工作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70年,闻玉梅(右一)与妇产科教授等医疗队同事在贵州黔东南山区合影
我国首次红眼病大流行
1971年夏天,一场规模空前的红眼病疫情突然在上海等地爆发,并迅速在全国蔓延。
各项防控措施的开展根本赶不上红眼病的传播速度,工厂停工,学校停课,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严重影响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红眼病的流行给各级医疗机构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对红眼病的传染性和传播途径不甚了解,部分医疗卫生人员在接触病人的过程中发生了职业暴露,导致自己染病,不仅让本就十分紧张的医疗资源雪上加霜,还让更多人陷入对疾病的恐惧之中。
受限于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医学水平,人们只知道红眼病是由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的,却迟迟无法弄明白准确的病因。
以身试毒,查明病因
1970年,因为上海第一医学院计划开设“工农兵学员班”,闻玉梅便跟随“教育改革队”从贵州回到上海,在学院和医院开展教学工作,并一直坚持下乡教学。在日常教学工作之外,闻玉梅也留意到了红眼病的流行,并且格外关注这场疫情的防治情况。
凭借多年来从事病毒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的经验,她认为无法确定病原体是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控制的主要原因,于是她决定要查明这场疫情确切的致病原因。
1970年4月9日,贵州天柱县开门办学合影
(前排左四为闻玉梅)
闻玉梅虽然有治病救人的决心,但缺少专业的研究团队和实验条件来支持她开展红眼病病原体的研究。为了快速查明红眼病流行的原因,闻玉梅决定把自己当成“小白鼠”。
她和上海第二医学院的教师王悦时一起,将搜集到的红眼病患者的眼泪经过除菌过滤后,滴到自己的眼睛里。闻玉梅以身试毒的想法非常大胆,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但却是个可以快速判断病原体类型的办法。
实验开始前,闻玉梅与眼科医生约定好:“如果红眼病的病原体是病毒,感染发病后马上隔离,不要传染给其他人。”两天后,闻玉梅染上了红眼病,试验结果证明了引起这场红眼病大流行的病原体是病毒,而非细菌。全国的患者不必再白白浪费抗生素,只需要用生理盐水进行洗眼就能治疗。
对闻玉梅而言,“六二六”的岁月是异常艰辛的,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段经历帮助闻玉梅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中国基层缺医少药的状况,也帮助她更加坚定地确立了为广大人民解决健康问题的决心。在科研条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依然尽己所能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作出贡献。这样的奋斗和奉献精神可谓当代学人的楷模。
文:
潘龙飞,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讲师戚文秀,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本研究受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资助(项目号:20200304CG122404)
参考资料:
[1]刘承功.复旦大学的何梁何利之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09:36-38
[2]姚力.“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毛泽东“六·二六”指示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03):99-104+128.
[3]张永信.我与第二故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05:130-138
[4]陈正言.亲历1971年抗击红眼病[J].钟山风雨,2020(04):37-38.
[5]本文图片来源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