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以邓稼先从小立志科技报国并投身核武器事业的初心选择为主线,以中国核武器事业创立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他“立志报国”、“许身国威”、“功泽人间”的人生图景和精神传承,展现邓稼先鞠躬尽瘁,为国奉献的忠诚纯正的一生。特别展现了在组织选择他担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技术负责人之后,邓稼先是如何凭着强烈的爱国情感、不渝的科技报国理想、不凡的智慧与坚韧,隐姓埋名,义无反顾地投身这项事业,率领第一代核武器科技工作者从零起步,克服重重困难,冒着重重危险,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创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
展览介绍
“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以邓稼先从小立志科技报国并投身核武器事业的初心选择为主线,以中国核武器事业创立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他“立志报国”、“许身国威”、“功泽人间”的人生图景和精神传承,展现邓稼先鞠躬尽瘁,为国奉献的忠诚纯正的一生。特别展现了在组织选择他担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技术负责人之后,邓稼先是如何凭着强烈的爱国情感、不渝的科技报国理想、不凡的智慧与坚韧,隐姓埋名,义无反顾地投身这项事业,率领第一代核武器科技工作者从零起步,克服重重困难,冒着重重危险,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创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941年秋,邓稼先进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与高他三级的杨振宁同校同系学习三年。在联大,邓稼先与朱光亚也是同学。
邓稼先普渡大学博士论文(复制件,原件留在普渡大学,成为了普渡大学的珍贵藏品)
1957年3月14日,邓稼先得知好友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奖,写信给杨振宁表达衷心祝贺和思念之情,并简要介绍了国家发展情况。
1971年夏,杨振宁首次回中国,邓稼先回京与之会见。杨振宁返美国前问送行的邓稼先是否有美国人参加中国的原子弹研制。事后邓稼先马上报告周恩来总理,总理指示要尽快答复杨振宁:中国的原子弹氢弹都没有外国人参加。邓稼先连夜写信,请专人送到上海交给杨振宁。杨振宁见信后激动地留下了眼泪
邓稼先带领科研人员学习用的三本书:邓稼先亲自给理论部的年轻科研人员讲入门课程,也组织大家一起读书讨论。
邓稼先签名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封面)。
1986年,邓稼先和于敏联合起草呈报中央的关于加快核试验进程的建议书。
“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
展览介绍
“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以邓稼先从小立志科技报国并投身核武器事业的初心选择为主线,以中国核武器事业创立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他“立志报国”、“许身国威”、“功泽人间”的人生图景和精神传承,展现邓稼先鞠躬尽瘁,为国奉献的忠诚纯正的一生。特别展现了在组织选择他担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技术负责人之后,邓稼先是如何凭着强烈的爱国情感、不渝的科技报国理想、不凡的智慧与坚韧,隐姓埋名,义无反顾地投身这项事业,率领第一代核武器科技工作者从零起步,克服重重困难,冒着重重危险,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创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941年秋,邓稼先进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与高他三级的杨振宁同校同系学习三年。在联大,邓稼先与朱光亚也是同学。
邓稼先普渡大学博士论文(复制件,原件留在普渡大学,成为了普渡大学的珍贵藏品)
1957年3月14日,邓稼先得知好友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奖,写信给杨振宁表达衷心祝贺和思念之情,并简要介绍了国家发展情况。
1971年夏,杨振宁首次回中国,邓稼先回京与之会见。杨振宁返美国前问送行的邓稼先是否有美国人参加中国的原子弹研制。事后邓稼先马上报告周恩来总理,总理指示要尽快答复杨振宁:中国的原子弹氢弹都没有外国人参加。邓稼先连夜写信,请专人送到上海交给杨振宁。杨振宁见信后激动地留下了眼泪。
邓稼先签名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封面)。
“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
展览介绍
“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以邓稼先从小立志科技报国并投身核武器事业的初心选择为主线,以中国核武器事业创立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他“立志报国”、“许身国威”、“功泽人间”的人生图景和精神传承,展现邓稼先鞠躬尽瘁,为国奉献的忠诚纯正的一生。特别展现了在组织选择他担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技术负责人之后,邓稼先是如何凭着强烈的爱国情感、不渝的科技报国理想、不凡的智慧与坚韧,隐姓埋名,义无反顾地投身这项事业,率领第一代核武器科技工作者从零起步,克服重重困难,冒着重重危险,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创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941年秋,邓稼先进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与高他三级的杨振宁同校同系学习三年。在联大,邓稼先与朱光亚也是同学。
邓稼先普渡大学博士论文(复制件,原件留在普渡大学,成为了普渡大学的珍贵藏品)
1957年3月14日,邓稼先得知好友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奖,写信给杨振宁表达衷心祝贺和思念之情,并简要介绍了国家发展情况。
1971年夏,杨振宁首次回中国,邓稼先回京与之会见。杨振宁返美国前问送行的邓稼先是否有美国人参加中国的原子弹研制。事后邓稼先马上报告周恩来总理,总理指示要尽快答复杨振宁:中国的原子弹氢弹都没有外国人参加。邓稼先连夜写信,请专人送到上海交给杨振宁。杨振宁见信后激动地留下了眼泪。
邓稼先签名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封面)。
为真实全面展现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收集保存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的宝贵资料,特邀请您向采集工程捐献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等学术成长过程相关的各类资料。2021年采集工程项目申报现已启动,火热报名中!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