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婉珍:研究生应做有科学精神的人
原标题:陆婉珍院士:研究生应做有科学精神的人
陆婉珍是我国分析化学与石油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丈夫闵恩泽是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两院院士,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们二人1955年选择回国,在中国石油催化技术上大展才能,是中国少见的“夫妻院士”。
陆婉珍在《研究生应做有科学精神的人》一文中,阐述了科学精神的内涵,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强调研究生在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在被一种科学精神所武装。一旦有了科学精神的武装,大家会更自觉地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
大学毕业了,不少年青人并不满足,还想再充实一下自己,因此争取读研究生。所谓充实,一般人都认为是多掌握一些技巧。例如,外语再熟练一点,以便交流;多掌握一点基础知识,以便了解近现代飞速发展的新技术新情况。但当你在学习这些新技术、新知识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在被一种科学精神所武装。一旦有了科学精神的武装,大家会更自觉地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研究生训练就是要使就学的同学进入这种反复循环的提高,这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成绩。
科学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但总结起来不外乎德、智、体、美四个方面。
一个有着科学精神武装的人,必然会理解人类社会有着一定的道德原则,这些原则是正直、诚信和理性。只有大家都按这样的标准处事,社会才会有序地前进。
一个有着科学精神武装的人,必然会知道我们必须继承前人的成果,不断探索、创新,并在探索过程中必须学会格物致知。分时,分阶段地去探索不同的目标,并及时做好归纳与总结。
一个有着科学精神武装的人,必然会理解身体是为人类服务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时万物都是在不停地运动中,包括我们的肉体,因此我们要注意各方面在运动中的平衡,任何疾病都是人体不平衡的结果。一个有着科学精神武装的人,自然会理解在空间中存在着最完美的线条、声音和色彩;这些线条、声音和色彩,有时需要我们去创造,有时需要我们去俘获。但只要它们显现在眼前,就使我们感到赏心悦目,身心恢复平衡。
本文摘编自:《石科院研究生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