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根:识得神州稻谷香
原标题:什么是“我和我的祖国”?这位院士告诉你……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地道的“香港仔”。
卢永根,1930年出生在香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接受西式教育。1941年,香港沦陷,他亲眼目睹侵略者的凶残,在心中暗暗发誓:“我是炎黄子孙,要为自己的祖国复兴效力。”
卢永根的中学时光是在香港培侨中学度过的,这里的爱国和民主思想深深影响着他,成为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
1949年8月9日,卢永根在香港正式加入中共地下党。那一天,他终生难忘,“一个很小的房间,墙壁上挂着党旗,我面向北方,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卢永根进入广州岭南大学读书,并从事地下工作。
1953年,卢永根从华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并留校工作,成为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丁颖教授的重要助手,从此开始扎根内地,毕其一生研究水稻。
卢永根长期奋斗在科学研究和高等农业教育第一线。他像普通的农民一样,挽起裤腿,赤脚走在农田里,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寻找水稻的祖先“野生水稻”。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学校保存的丁颖院士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稻种,逐渐扩充到10000多份,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据华南农大农学院教授刘向东回忆,卢永根生活简朴,淡泊名利,一双运动鞋,穿到脱胶、掉线,去修鞋摊补了几回,继续穿,实在不能再穿了才扔掉。
20世纪80年代,学校经费紧张,作为农学院院长的卢永根,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带头节俭,从不搞特殊待遇,“公家的钱,能省就省”。
但与之相对的,却是他的慷慨捐赠。2015年,卢永根将广州花都祖辈传下来的两家商铺赠予当地罗洞小学作为永久校产,商铺租金收入全部用于学校奖教奖学;2017年,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教育基金,这是当时华南农大建校以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卢永根曾在一封公开信中这样说。1984年,他给华南农业大学的全校学生作了一场题为《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祖国》的报告,让在场的师生深受感动与鼓舞。
2019年8月12日凌晨,89岁的卢永根院士因病辞世。按照他和家属意见,不举行任何遗体告别仪式,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
这是这位“布衣院士”的“最后一次科普”,也是他为党和国家做出的最后一次贡献。
参考资料:
[1] 王妍.识得神州稻谷香:卢永根的故事[M].北京出版社,2022.
[2]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时代楷模2019——卢永根[M].学习出版社,2020.6.
[3] 龙跃梅.卢永根院士:初心永恒 大地为根[N].科技日报, 2019-11-14(01).
[4] 文中配图均选自“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识得神州稻谷香:卢永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