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吴浩青也面临着未来职业选择的问题。尽管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刚开始发展不久,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比例极低,能上大学的可以说凤毛麟角,是中国社会的精英分子,然而,这时候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并非今天高校扩招后独有的现象,在吴浩青上大学那会儿,就已经很严重了。以山西为例,1934年9月山西省政府的报告称,全省专科以上的毕业生中有失业者4700余人,而山西自兴办高等教育以来的30年中,总共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仅不过8905人;北平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景也不乐观,各大学为了推动毕业生就业,还特别成立了职业运动大同盟,可见当时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的严重程度。
好在吴浩青大学期间成绩优秀,深受恩师周厚复先生的器重。据吴浩青回忆,周厚复先生对学生极为负责任,给化学系7个学生都安排了工作,也给了他三个选择:一个是扬州中学教员,扬州中学是一所著名的中学,民国时期,和上海中学、苏州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并称“江南四大名中”,薪资待遇也很好。二是杭州笕桥防空学校教官,这所防空学校是同民政府于1934年1月成立的。鉴于“一·二八事变”后日军对上海等大城市进行的轰炸,民众缺乏防空知识而损失惨重,国民政府遂在杭州笕桥设立防空学校,训练各省的公务人员,教授消防、避难、救护、防毒等内容。周厚复先生曾在柏林大学从事毒气研究,因此防空学校请他去讲授防空课程,周先生便推荐他的学生来担任教官。这个岗位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管辖,待遇也十分丰厚。第三个岗位则是留在化学系担任助教。助教工作的工资较强前两者少了一半,每月仅有60-100元,且压力很大,因有规定助教5年内如不升讲师就要主动辞职。吴浩青说,“当时,钱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的需要!但毕竟非我孜孜以求的初衷。虽然三个工作都能传授我所学知识,但前两个只能完成我一半愿望。缺少继续研究的条件,而助教工作可满足我毕生的抱负,做一个大学教授。”因此,嗜好读书的他毅然决然选择留校,从此,吴浩青就走上了从事科学研究的道路,而且这一做就做了一辈子。1937年,太仓师范学校缺少理化教员,周厚复赶紧派吴浩青去任教,主要目的是占住位置,以便于后来的毕业生谋出路。因为是“填坑”性质,吴浩青想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到浙大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且又是恩师的嘱托,便欣然前往。岂料日寇倏然入侵,措手不及,时局动荡,一时间竟与浙大失去了联系,这是当初所没有料想到的。太仓师范停课后吴浩青只得回到宜兴老家。后来,他划小船到上海,在巴士上偶遇浙大前校长,才知浙大已搬迁江西泰和井冈山脚下的上田新村。因为公路铁路都不通,他从上海外滩独自乘小货轮到浙江,几经周折,长途跋涉十几天终于抵达江西,重归浙大。
大学毕业后,吴浩青也面临着未来职业选择的问题。尽管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刚开始发展不久,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比例极低,能上大学的可以说凤毛麟角,是中国社会的精英分子,然而,这时候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并非今天高校扩招后独有的现象,在吴浩青上大学那会儿,就已经很严重了。以山西为例,1934年9月山西省政府的报告称,全省专科以上的毕业生中有失业者4700余人,而山西自兴办高等教育以来的30年中,总共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仅不过8905人;北平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景也不乐观,各大学为了推动毕业生就业,还特别成立了职业运动大同盟,可见当时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的严重程度。
好在吴浩青大学期间成绩优秀,深受恩师周厚复先生的器重。据吴浩青回忆,周厚复先生对学生极为负责任,给化学系7个学生都安排了工作,也给了他三个选择:一个是扬州中学教员,扬州中学是一所著名的中学,民国时期,和上海中学、苏州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并称“江南四大名中”,薪资待遇也很好。二是杭州笕桥防空学校教官,这所防空学校是同民政府于1934年1月成立的。鉴于“一·二八事变”后日军对上海等大城市进行的轰炸,民众缺乏防空知识而损失惨重,国民政府遂在杭州笕桥设立防空学校,训练各省的公务人员,教授消防、避难、救护、防毒等内容。周厚复先生曾在柏林大学从事毒气研究,因此防空学校请他去讲授防空课程,周先生便推荐他的学生来担任教官。这个岗位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管辖,待遇也十分丰厚。第三个岗位则是留在化学系担任助教。助教工作的工资较强前两者少了一半,每月仅有60-100元,且压力很大,因有规定助教5年内如不升讲师就要主动辞职。吴浩青说,“当时,钱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的需要!但毕竟非我孜孜以求的初衷。虽然三个工作都能传授我所学知识,但前两个只能完成我一半愿望。缺少继续研究的条件,而助教工作可满足我毕生的抱负,做一个大学教授。”因此,嗜好读书的他毅然决然选择留校,从此,吴浩青就走上了从事科学研究的道路,而且这一做就做了一辈子。1937年,太仓师范学校缺少理化教员,周厚复赶紧派吴浩青去任教,主要目的是占住位置,以便于后来的毕业生谋出路。因为是“填坑”性质,吴浩青想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到浙大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且又是恩师的嘱托,便欣然前往。岂料日寇倏然入侵,措手不及,时局动荡,一时间竟与浙大失去了联系,这是当初所没有料想到的。太仓师范停课后吴浩青只得回到宜兴老家。后来,他划小船到上海,在巴士上偶遇浙大前校长,才知浙大已搬迁江西泰和井冈山脚下的上田新村。因为公路铁路都不通,他从上海外滩独自乘小货轮到浙江,几经周折,长途跋涉十几天终于抵达江西,重归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