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相关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早在20世纪初,即已有颌面外科的概念出现,但究竟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国家、由哪一位学者正式提出或命名为“口腔颌面外科”,迄今尚无定论。

在欧州,苏联的口腔颌面外科是比较发达的,其中特别得益于40年代的卫国战争,由于对颌面部战伤的处理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口腔颌面外科的名称在40年代后期的苏联即已得到广泛地应用和承认。我国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确立的。1956年,卫生部颁布口腔医学教育大纲,并将“口腔外科学”改名为“口腔颌面外科学”,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口腔颌面外科”的名称予以正式肯定。为此,1959年由夏良才主编出版的我国第一本正式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用的就是《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名称。而美国人W.Harry Archer及Gastav O.Kruger的原著《口腔外科学》则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才分别更名为《口腔颌面外科学》的。

宋儒耀和夏良才的回国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创建提供了人才保障,抗美援朝战伤救护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创建提供了实践机遇,苏联专家柯绥赫来华“传经布道”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创建提供了学术理论支撑,而全面学习苏联的政策则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创建提供了决策范本。就这样,在以宋儒耀、夏良才等为核心,包括王翰章、王模堂等一批青年骨干在内的第一代口腔颌面外科学者的不懈努力下,经过10年左右时间,口腔颌面外科学迅速在中国得到发展和确立。以下两个事件标志着口腔外科学最终被口腔颌面外科学正式取代。

口腔颌面外科学的确立

日期:2018-02-11

口腔颌面外科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相关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早在20世纪初,即已有颌面外科的概念出现,但究竟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国家、由哪一位学者正式提出或命名为“口腔颌面外科”,迄今尚无定论。

在欧州,苏联的口腔颌面外科是比较发达的,其中特别得益于40年代的卫国战争,由于对颌面部战伤的处理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口腔颌面外科的名称在40年代后期的苏联即已得到广泛地应用和承认。我国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确立的。1956年,卫生部颁布口腔医学教育大纲,并将“口腔外科学”改名为“口腔颌面外科学”,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口腔颌面外科”的名称予以正式肯定。为此,1959年由夏良才主编出版的我国第一本正式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用的就是《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名称。而美国人W.Harry Archer及Gastav O.Kruger的原著《口腔外科学》则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才分别更名为《口腔颌面外科学》的。

宋儒耀和夏良才的回国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创建提供了人才保障,抗美援朝战伤救护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创建提供了实践机遇,苏联专家柯绥赫来华“传经布道”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创建提供了学术理论支撑,而全面学习苏联的政策则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创建提供了决策范本。就这样,在以宋儒耀、夏良才等为核心,包括王翰章、王模堂等一批青年骨干在内的第一代口腔颌面外科学者的不懈努力下,经过10年左右时间,口腔颌面外科学迅速在中国得到发展和确立。以下两个事件标志着口腔外科学最终被口腔颌面外科学正式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