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大医吴阶平

作者:游宇明      来源:宝安日报      日期:2016-06-14

吴阶平

他出生于1917年,1942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53年,他提出了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概念,使过去被判为不治之症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此外,他还提出了肾上腺髓质增生的概念,并将其确认为独立疾病……

他叫吴阶平,是当代屈指可数的医学家与医学教育家。除了专业上出类拔萃的成就,吴阶平的人格也为人称道。他的学生郭应禄讲过这样一件事。武汉有个男人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在武汉、上海都没有治好,最后找到北大医院,吴阶平给他做了检查,查出是精囊癌,与郭应禄一起给他做了手术。术后,郭应禄进行了手术总结,并写了一篇叫《精囊肿瘤》的论文,请吴阶平指导。吴阶平认真指导之后,找到另一个导师沈绍基:“郭应禄写了一篇文章,第一次发表,我的名字就不要了,你的呢?”沈绍基也痛快地回道:“我的也不要啦!”1965年的《中国外科杂志》刊出了此文,署名只有郭应禄一人。

吴阶平也特别体谅他人。2000年,他的一个早年的学生不小心摔伤,面部血管破裂,半边脸都是紫的。为了不烦劳亲朋好友探望,这个学生躲到了其女儿家养病。一个中午吴阶平去看他,按过门铃,发现没有回应。吴阶平以为学生在睡觉,不忍打扰他,而是在门口等了四五十分钟,才再按门铃。其时的吴阶平已是83岁高龄,正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作为医生,吴阶平更具有悬壶济世的仁心。吴阶平喜欢带着学生查房,某次恰好查到了他的一位研究生主管的病人,这个病人患了肾结核,吴阶平检查时摸了一下患者的下身,然后问这位研究生:“你检查他的身体有什么发现吗?”这位研究生说:“没有。”吴阶平说:“你摸一下下身。”这位研究生摸到病人的附睾上有肿瘤,脸一下就红了。吴阶平事后对这个学生说:“病人把生命交给咱们,咱们就要一丝不苟对他负责任。我相信你的水平是能够查出来的。”简短的交谈没有一句指责的话,却让这位学生整整铭记了一生。

医生永远有三种:一般医生、名医、大医。一个人成为名医,主要靠的是高超的医术,医术过人,能够治得好一般医生视为畏途的疑难病症,他的知名度就可以打出去。而要成为大医,除了卓越的专业成就,显赫的职业声望,还应该有非同常人的人格光辉,让人从内心深处生出景仰之情。吴阶平就是这样的大医。

为真实全面展现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收集保存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的宝贵资料,特邀请您向采集工程捐献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等学术成长过程相关的各类资料。2021年采集工程项目申报现已启动,火热报名中!

详细

大医吴阶平

作者:游宇明 来源:宝安日报 日期:2016-06-14

吴阶平

他出生于1917年,1942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53年,他提出了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概念,使过去被判为不治之症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此外,他还提出了肾上腺髓质增生的概念,并将其确认为独立疾病……

他叫吴阶平,是当代屈指可数的医学家与医学教育家。除了专业上出类拔萃的成就,吴阶平的人格也为人称道。他的学生郭应禄讲过这样一件事。武汉有个男人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在武汉、上海都没有治好,最后找到北大医院,吴阶平给他做了检查,查出是精囊癌,与郭应禄一起给他做了手术。术后,郭应禄进行了手术总结,并写了一篇叫《精囊肿瘤》的论文,请吴阶平指导。吴阶平认真指导之后,找到另一个导师沈绍基:“郭应禄写了一篇文章,第一次发表,我的名字就不要了,你的呢?”沈绍基也痛快地回道:“我的也不要啦!”1965年的《中国外科杂志》刊出了此文,署名只有郭应禄一人。

吴阶平也特别体谅他人。2000年,他的一个早年的学生不小心摔伤,面部血管破裂,半边脸都是紫的。为了不烦劳亲朋好友探望,这个学生躲到了其女儿家养病。一个中午吴阶平去看他,按过门铃,发现没有回应。吴阶平以为学生在睡觉,不忍打扰他,而是在门口等了四五十分钟,才再按门铃。其时的吴阶平已是83岁高龄,正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作为医生,吴阶平更具有悬壶济世的仁心。吴阶平喜欢带着学生查房,某次恰好查到了他的一位研究生主管的病人,这个病人患了肾结核,吴阶平检查时摸了一下患者的下身,然后问这位研究生:“你检查他的身体有什么发现吗?”这位研究生说:“没有。”吴阶平说:“你摸一下下身。”这位研究生摸到病人的附睾上有肿瘤,脸一下就红了。吴阶平事后对这个学生说:“病人把生命交给咱们,咱们就要一丝不苟对他负责任。我相信你的水平是能够查出来的。”简短的交谈没有一句指责的话,却让这位学生整整铭记了一生。

医生永远有三种:一般医生、名医、大医。一个人成为名医,主要靠的是高超的医术,医术过人,能够治得好一般医生视为畏途的疑难病症,他的知名度就可以打出去。而要成为大医,除了卓越的专业成就,显赫的职业声望,还应该有非同常人的人格光辉,让人从内心深处生出景仰之情。吴阶平就是这样的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