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表

2005年

日期:2017-08-15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神经计算机与神经计算方法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起止时间为:2005.01-2007.12 。

1月11日,以独立人身份取得三项专利:《一种多摄像头实现宽动态范围图像采集的简易方法》,专利号为CN200510001909.X;《一种高效的生物特征认证系统》,专利号为CN200510001908.5;《一种安全保密的计算机登录方法及其系统》,专利号为CN2005l0001907.0。

4月,被聘为《半导体科学与技术丛书》名誉顾问。

6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神经网络与形象思维实验室联合出版了《王守觉院士近十年在信息科学领域发表的论文集(1995-2005)》。

6月16-18日,参加深圳举行的“2005年中国模糊逻辑与计算智能联合学术会议(FLCI2005)暨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专业委员会第10届学术年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专业委员会第2届学术年会”,担任大会名誉主席。

7月,路甬祥给王守觉写信,对王守觉十年创新工作给予了肯定。

8月18日,以第一发明人取得《一种汽车防撞预警方法及其装置》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05100906401.7。

9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出版《王守觉院士与仿生模式识别及计算信息几何学方法论文选集》。

9月28日,十三位院士汇聚上海同济大学迎宾馆对以王守觉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近十多年来的科研工作成果进行了评价。意见认为:“该项工作是我国在信息科学方面,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多方面,具有系统性和原创性的优异成果”。院士们指出,这是跨学科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科研工作,建议领导及科技工作者予以关注。这十三位院士是:刘盛刚、李衍达、陈星弼、陈国良、韩祯祥、张履谦、李立三、许居衍、李同保、方家熊、梁骏吾、陈亮惠、汪槱生。

10月,合作在《电子学报》上发表论文“一种基于高维空间覆盖动态搜索方法的非特定人连续数字语音识别的研究”。

10月,合作在《电子学报》上发表论文“为连续语音识别用的单词音节神经网络建模的研究”。

由浙江工业大学智能信息研究所编,《王守觉院士近五年工作中有关论文与成果》出版,对其2000-2005年工作成果进行了总汇。

11月30日,王守觉,曹瑜,黄翼取得《一种基于高维空间点分布分析法的图像复原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0510126239.4。

12月,被中国电子学会续聘为《电子学报》主编。

受厦门大学聘请,担任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并兼任厦门大学电路与系统研究所名誉所长,聘期3年。

为真实全面展现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收集保存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的宝贵资料,特邀请您向采集工程捐献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等学术成长过程相关的各类资料。2021年采集工程项目申报现已启动,火热报名中!

详细

2005年

日期:2017-08-15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神经计算机与神经计算方法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起止时间为:2005.01-2007.12 。

1月11日,以独立人身份取得三项专利:《一种多摄像头实现宽动态范围图像采集的简易方法》,专利号为CN200510001909.X;《一种高效的生物特征认证系统》,专利号为CN200510001908.5;《一种安全保密的计算机登录方法及其系统》,专利号为CN2005l0001907.0。

4月,被聘为《半导体科学与技术丛书》名誉顾问。

6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神经网络与形象思维实验室联合出版了《王守觉院士近十年在信息科学领域发表的论文集(1995-2005)》。

6月16-18日,参加深圳举行的“2005年中国模糊逻辑与计算智能联合学术会议(FLCI2005)暨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专业委员会第10届学术年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专业委员会第2届学术年会”,担任大会名誉主席。

7月,路甬祥给王守觉写信,对王守觉十年创新工作给予了肯定。

8月18日,以第一发明人取得《一种汽车防撞预警方法及其装置》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05100906401.7。

9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出版《王守觉院士与仿生模式识别及计算信息几何学方法论文选集》。

9月28日,十三位院士汇聚上海同济大学迎宾馆对以王守觉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近十多年来的科研工作成果进行了评价。意见认为:“该项工作是我国在信息科学方面,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多方面,具有系统性和原创性的优异成果”。院士们指出,这是跨学科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科研工作,建议领导及科技工作者予以关注。这十三位院士是:刘盛刚、李衍达、陈星弼、陈国良、韩祯祥、张履谦、李立三、许居衍、李同保、方家熊、梁骏吾、陈亮惠、汪槱生。

10月,合作在《电子学报》上发表论文“一种基于高维空间覆盖动态搜索方法的非特定人连续数字语音识别的研究”。

10月,合作在《电子学报》上发表论文“为连续语音识别用的单词音节神经网络建模的研究”。

由浙江工业大学智能信息研究所编,《王守觉院士近五年工作中有关论文与成果》出版,对其2000-2005年工作成果进行了总汇。

11月30日,王守觉,曹瑜,黄翼取得《一种基于高维空间点分布分析法的图像复原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0510126239.4。

12月,被中国电子学会续聘为《电子学报》主编。

受厦门大学聘请,担任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并兼任厦门大学电路与系统研究所名誉所长,聘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