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表

1973年

日期:2021-11-04

1月,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率领研究人员开展大气激光通信项目户外试验,测试实际通信距离。发射激光光源信号处是武汉当时最高的建筑——汉口水塔钟楼楼顶,接收处远在武昌528厂厂区,两处直线距离9.8km,最终试验成功,大气激光通信传输项目因此获得重大突破。其科研能力进一步得到领导和同仁们认可。

2月,虽然因为大气激光通信项目的成功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交口称赞,但其意识到激光通信因为天气和自然障碍物的因素,在使用条件和传输距离上存在很大局限,坚信激光不能成为今后理想的通信传输媒介,转而开始思考新的通信介质。

3月,在湖北省图书馆查阅到英籍华人科学家高锟(K.C.Kao)于1966年在《Proc.IEE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Dielectric-fibre surface waveguides for optical frequencies”,对“光纤通信”有了初步认识,非常赞同高锟的观点,确定了研制光纤通信的科研目标。

4月,经多方打听获悉,美国康宁公司已研制出低损耗的石英光纤,更加坚定了搞光纤通信研究的决心。

5月初,作为528厂代表,与尹延勋一同出席全国邮电科研规划会议。期间听说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赴美刚回来,遂前去清华大学拜访。从钱伟长那里得到了美国正在秘密研发光纤通信,且所生产石英光纤损耗已降至4dB/km以下的确切消息。非常着急,感到必须尽快争取把光纤通信列入到我国的邮电科技发展规划。

5月中旬,通过艰苦努力和多方说服,在全国邮电科研规划会议最后形成的文件里,把“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光导纤维研制工作” 列入到528厂的科研规划之中,并“光导纤维研制”确定为528厂的一般性研究课题。光纤通信研究项目终于获得首次立项。

为真实全面展现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收集保存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的宝贵资料,特邀请您向采集工程捐献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等学术成长过程相关的各类资料。2021年采集工程项目申报现已启动,火热报名中!

详细

1973年

日期:2021-11-04

1月,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率领研究人员开展大气激光通信项目户外试验,测试实际通信距离。发射激光光源信号处是武汉当时最高的建筑——汉口水塔钟楼楼顶,接收处远在武昌528厂厂区,两处直线距离9.8km,最终试验成功,大气激光通信传输项目因此获得重大突破。其科研能力进一步得到领导和同仁们认可。

2月,虽然因为大气激光通信项目的成功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交口称赞,但其意识到激光通信因为天气和自然障碍物的因素,在使用条件和传输距离上存在很大局限,坚信激光不能成为今后理想的通信传输媒介,转而开始思考新的通信介质。

3月,在湖北省图书馆查阅到英籍华人科学家高锟(K.C.Kao)于1966年在《Proc.IEE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Dielectric-fibre surface waveguides for optical frequencies”,对“光纤通信”有了初步认识,非常赞同高锟的观点,确定了研制光纤通信的科研目标。

4月,经多方打听获悉,美国康宁公司已研制出低损耗的石英光纤,更加坚定了搞光纤通信研究的决心。

5月初,作为528厂代表,与尹延勋一同出席全国邮电科研规划会议。期间听说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赴美刚回来,遂前去清华大学拜访。从钱伟长那里得到了美国正在秘密研发光纤通信,且所生产石英光纤损耗已降至4dB/km以下的确切消息。非常着急,感到必须尽快争取把光纤通信列入到我国的邮电科技发展规划。

5月中旬,通过艰苦努力和多方说服,在全国邮电科研规划会议最后形成的文件里,把“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光导纤维研制工作” 列入到528厂的科研规划之中,并“光导纤维研制”确定为528厂的一般性研究课题。光纤通信研究项目终于获得首次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