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0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58年主持筹建中国第一个放射毒理实验室。对放射性裂变核素损伤特点及其危害评价,从理论创新与实际相结合上做出重大贡献,并提出一套有效的防护措施。70年代末率先开展吸入放射性钚危害的评价与医学防护研究。参与国家核电站等核设施的安全决策,圆满完成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核事故受照射...[详细]
1927年10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58年主持筹建中国第一个放射毒理实验室。对放射性裂变核...[详细]
重点推荐
摘要:近年来我国放射毒理学的研究,在核素的代谢及模式,核素所致的生物效应,加速排出等方面都进行了有成...
摘要:关于非随机性效应剂量限值的讨论 作者:吴德昌 来源(出处):放射医学与防护资料1984年4月 ...
摘要: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第一委员会1985年度会议于1985年3月20日至22日在巴黎召开 作者:吴...
摘要: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1985年会议于1985年10月27日至11月8日在英国伊斯特本召开 作者:...
摘要: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部于1986年10月26日至10月31日在巴黎召开了超剂量受照人员的诊断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