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 作 者秦金哲 冯丰
  •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洪朝生是中国低温工程技术与低温物理的开创者之一。传记生动展现了洪朝生致力于低温王国的学术生涯和他踏实而精彩的人生。

目录

  • 导 言

    点击阅读
  • 第一章 家世与家学

  • 父亲洪观涛

  • 外祖父高梦旦

  • 高、洪两门的助学风气

  • 第二章 少年负志气

  • 无忧的童年

    点击阅读
  • 难舍的育英中学

  • “我的身体是从育英好起来的”

  • 崔先生和任太太的恸哭

  • 汇文中学的物理名师张佩瑚

  • 在“一二九”运动的洪流中

  • 第三章 国破大学在

  • 清华大学:选系与转系

  • 延安,未能成行的遗憾

  • 向昆明进发的“湘黔滇旅行团”

  • 烽火中的西南联大

  • 教学相长的助教生涯

  • 庚款留美和留英考试

  • 恩师任之恭和范绪筠

  • 第四章 越洋苦砺磨

  • 赴麻省理工的艰难旅程

  • 深得诺丁汉姆教授喜爱的学生

  • 普渡大学:在哈洛维兹指导下从事低温电导研究

  • “神秘”的“洪朝生现象”

  • 参加“北美中国学生会”和“留美科协”活动

  • 与邓稼先等人的友谊

  • 到欧洲学低温

    点击阅读
  • 在超流氦中观察到低温临界速度的存在

  • 筹建低温物理实验室

  • 第五章 回国拓低温

  • 建立低温物理实验室

  • 在国内首次实现氢的液化

  • 在国内首次实现氦的液化

  • 参加“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工作

  • 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低温物理专业

  • 推动低温物理与超导研究

  • 第六章 协创半导体

  • 固体物理课程设计

  • 与黄昆、王守武、汤定元的密切合作

  • 五校联合半导体专门化

  • 半导体联合科技攻关

  • 随中国科学院考察团赴苏联考察

  • 第七章 风雨科研路

  • 在“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冲击

  • 卫星空间的环境模拟装置——KM3、KM4 低温氦制冷系统

  • G-M型制冷机的研制

  • 筹建汉中低温与超导研究所

  • “武汉会议”和“长沙会议”

  • 第八章 建低温中心

  • “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的缘起和正式建立

  • 主持中科院“六五”超导攻关和超导技术十五年规划

  • 制定工作

  • 氦液化系统改进和液氦集中供应示范点的建立

  • 低温容器的研制

    点击阅读
  • 中法合作建造北京重水堆冷中子源装置

  • 公共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建设

  • 温度测量与4He超流转变温度研究

  • 第九章 促国际交流

  • 走出国门开展学术交流

  • 国外低温物理学家来所访问和讲学

  • 北京科学讨论会和第十三届国际低温工程大会  

  • 荣获“门德尔松奖”和“科林斯奖”

  • 第十章 倾心扶雏凤

  • 在科研实践中培养人才

  • 严苛的研究生导师

  • 为所外单位培养人才

  • 寄语青年一代

  • 第十一章 为霞尚满天

  • 为科技发展建言献策

  • 科学卫道士

  • 学术活动与社会活动

  • 爱情、亲情和友情

  • 愿得此身长报国

  • 结 语 洪朝生学术成长、精神内核与特质浅析

  • 附录一 洪朝生年表

  • 附录二 洪朝生主要论著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 记